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喜报|“春雨家园”工作室被评为“淮安市青少年法治自护教育和服务师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0-10-27 10:10:01 打印 字号: | |
爱我就帮我点击“点赞”+“在看”

近日,我院“春雨家园”工作室被淮安市团市委、法宣办评为2020年“淮安市青少年法治自护教育和服务示范基地”。

“春雨家园”志愿服务是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于2018年4月起针对未成年人及家事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整合了该院之前老年人权益工作后重点打造的一个审判、宣传平台。“春雨家园工作室”取意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意用温和的工作方法,通过对家事案件的审判、法制宣传以及其他司法延伸工作,维护青少年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合法权益,达到构建和谐小家庭,进而守护和谐大社会的目的。为加强“春雨”的组织领导,强化“春雨”管理,扩大“春雨”影响,发挥“春雨”效益,淮安区人民法院科学制定创建活动计划,实行全院联动、整体创建模式。“春雨家园”团队设在综合审判庭(少年及家事审判庭),由10名审理家事案件的法官组成,其中8名是女性,团队大部分法官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他们将心理学和审判工作结合,取得较好的审判效果。

一、“春雨”立足审判职责,夯实普法举措

“春雨”家园团队立足审判,将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贯穿涉少刑事案件审判全过程。在涉少刑事案件审理程序中,春雨工作室邀请心理协会、妇联、教育局的有关人士共同开展心理矫正工作;定期组织法官、关工委的离退休干部到省未管所回访,针对未成年服刑人员开展不同主题的帮教活动,促进未成年犯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实行封存制度,帮扶曾经走上歧途的孩子回归社会。对被性侵的未成年人展开心理救助和帮扶活动;另外联合区妇联、区教育局建立常态机制,在全区开展女童性侵害防范和自我保护课程;为有劳动能力的受害女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心理重建,免费岗前培训并推荐就业;与本区的康乃馨织造公司、汇德隆公司、淮安职校等单位联合挂牌成立爱心就学就业基地,帮助多名失足青少年解决入学难,就业难的实际问题。

针对因配偶去世,健在方离开未成年子女再婚或离异后下落不明等原因,导致一些未成年子女事实上得不到父母的直接抚养而由年迈的祖父母代为抚养,生活陷入困顿的“事实孤儿”。2018年起建议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法律援助进行诉讼,维护“事实孤儿”的合法权益,争取从健在的父、母处获得抚养费或从民政部门获得社会帮助。目前已审理相关案件10件,对一名品学兼优孤困儿童启动“春雨助困”经济帮扶。

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民事案件,优先处理,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离婚案件审理中引入“离婚答卷”,离婚答卷设置的问题比如“双方走进婚姻的原因是什么?婚前对方有什么行为或品质令你讨厌?对方婚前做了什么事情令你感动?对方婚后为小家庭做了哪些行为或习惯的改变?......”这些私密性的问题,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不便于发问,但通过引导原、被告填写离婚答卷并批改答卷,在开庭前再次认真思考彼此的关系,就容易唤醒尚有挽回余地的夫妻感情或者帮助当事人认清彼此的感情无法挽回并同意在法官主持下调解离婚。

“春雨家园工作室”常年常态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工作。普法进校园、进社区,召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例新闻发布会,邀请淮安区的中小学生在“法院开放日”走进法院,了解法院。

“春雨家园工作室”于2019年5月24日获得淮安市总工会命名,7月“春雨”家园的普法工作获得第四界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优秀奖。

今年初,院党组决定将“春雨家园”软硬件升级改造成“春雨家园2.0”纳入申报市中院的创新、创优项目,已获得中院的批准。在经费紧张情况下,统筹资金 30 余万购建专业心理设备,建成“心理咨询室”“亲情疏导室”“心理压力测试室”“心理压力放松室”等多功能室。升级后的“春雨家园”在钝化原、被告的对立、对抗情绪,引导当事人稳定情绪进入诉讼调解阶段和案件的柔性处理方面提供助力,如同一场场春雨,绵绵不绝的渗入到法院的家事案件审理中,促进案结事了。“春雨”家园团队创新的将诉讼心理学和审判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家事案件和涉少刑事案件的审理、社会普法的工作模式,开了淮安市法院系统家事案件审理的先河。


二、“春雨”立足志愿服务,创新普法形式

今年年初抗疫攻坚时期,“春雨家园”团队的心理咨询师们发挥专长,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共接收当事人和院本部干警咨询230余人次。在得知血库存血告急的时候,他们主动和血站联系撸起袖子献血。淮安市淮安区文明城创建期间,“春雨家园”团队的法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不忘“摆地摊”普法,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人次。

在车桥法庭设立关工工作站,在瞻岱社区设立关工辅导站,不断延伸审判职能,将关工工作辐射到农村和社区街道。将我院历年审理的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件编写成案例,通过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向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宣讲,培养孩子们依法维权理念。

暑假期间举办“我当小法官”夏令营活动,邀请部分孩子深度体验法院人的日常工作,通过让孩子们体验“今天我立案、模拟庭审,执行现场追踪”等活动,树立孩子们的法治理念。

三、“春雨”立足社会责任,引导普法教育

2018年4月,淮安区人民法院与淮安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淮检﹝2018﹞1号文,该文主要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区人民法院与区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家事审判活动中的监督制约和协调配合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

今年6月,淮安区法院、妇联和教育部门三家联合签署“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联合举措”文件,在促使未成年人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培养一定的权利意识,养成现代社会健全人格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打组合拳。为营造淮安区的法治环境贡献力量。

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春雨家园”团队联合区妇联和教育部门共同开展为期两天的“春雨润山阳,和谐满校园”首届网络法律知识竞赛。该项赛事点燃了淮安区广大中学生参赛激情。赛事结束后,后台数据显示完成完整信息登记人数为4313人,参与答题人次为27761人。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280名幸运儿分别获得了本次竞赛的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责任编辑: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