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运河畔的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漕运人民法庭,与白马湖相邻。近年来,该法庭紧扣“枫桥经验”要旨,着眼于加大诉前调解力度,积极开展能动司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减少诉讼衍生案件生成,较好地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实质化解在基层的目标,努力将“水美漕运”打造成“无讼水乡”。2022年,该法庭荣获全市优秀法庭称号。
构建多元解纷力量,推动矛盾就地化解
着眼矛盾不上交,当庭开展调解,就地解决纠纷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近期,法庭“关爱新市民”工作站成功调解一起抚养权争夺案。夫妻双方闹离婚,围绕女儿的抚养权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看着矛盾有可能激化,承办法官立刻进行安抚,接着分开夫妻双方,采用背靠背进行调解。
调解中,男方的父母也来了,表示要把孙女带回家抚养,而女孩却表示要和妈妈一起生活。面对此情景,承办法官先是做男方父母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孩子不仅需要温饱,还需要学习辅导、心理关爱等。男方父母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抚养孙女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孙女的事就让孩子父母自己解决。
但男方坚持要让闺女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承办法官劝导:“你长期出去工作,你的父母年岁已大,要为老人考虑,还有闺女马上进入青春期,要为她的心理健康考虑。”男方听罢陷入沉思,接着提出了两种方案供女方选择。听到方案后,女方有些犹豫。承办法官对女方说:“你要看到闺女对你的爱心。”经过几轮磋商,男女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女孩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出法庭门时,双方当事人感谢法庭这次耐心和充满温情的调解。
2021年以来,法庭通过运用法律、心理学知识,妥善化解家庭、邻里纠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较好地维护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2022年,法庭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百余次,诉前成功化解涉辖区重点企业劳动争议纠纷案件7件,帮助农民工成功讨薪20余万元。
发挥能动司法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走进村委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与当地镇政府开展党建共建,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据悉,法庭和镇党建办将以党建共建为契机,走进漕运镇林集社区,打通服务社区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法庭将抽调3名党员干警,镇党建办委任1名老年党员,林集社区安排1名党员工作人员,三方互动、互助、互建,为社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