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打造“一庭三所”前端阵地 做实“执源治理”联动文章
  发布时间:2024-05-21 14:11:29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淮安区法院以“抓前端、治未病”为目标,探索构建“一庭三所N村居”执行联动机制,聚力推进执行网格化实质性运行向纵深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试运行以来,成功拘传被执行人32人,实结案件26件,促成执行和解37件,执行到位金额263万元。

凝聚“同心力”,共绘“同心圆”

淮安区法院将执行工作融入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以派出法庭和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为前沿阵地,建立执行信息协查推送机制,打通信息壁垒。

5月20日上午,区法院执行团队至苏嘴镇查找被执行人陈某某,发现其家中大门紧闭,多次敲门无人应答。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络执行网格员,询问被执行人行踪线索。

“据我了解,平时陈某某应该在附近村里的工地上做工,具体在哪我再去核实一下。”网格员接到法院执行干警的信息后,立刻查询被执行人的行踪。

网格员经多方打听,得知陈某某在邻村工地上做工,大概11点左右下班。承办法官根据线报,在陈某回家路上等候,终于等到了被执行人。后经承办法官和村干部的释法明理,申请人现场兑付了部分执行款,并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淮安区法院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区综治办共同建立执行网格化联动机制,将执行重心前移、服务延伸,畅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建好“桥头堡”,打造“样板间”

“老书记,我听你的,我今天就给一部分钱。”在区法院车桥法庭的调解室内,被执行人王某向调解员老贺保证,现在就去筹钱。

2023年底,王某下车购物时并未将车停好,期间他的车撞上了隔壁小吃摊摊主张某,致其受伤。经法院判决,王某赔偿张某三万八千元损失。王某一直未能赔偿这笔费用,张某索要多次无果后便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我可是几个月没出摊做生意了,一家老小都靠我生活呢。”张某一看到执行法官就急了。

“老张,你别急,这事我来想办法。”执行干警一边安慰着老张,一边为涉民生案件开启了“绿色通道”。区法院执行局充分调动“一庭三所一中心”作用,精准锁定被执行人王某行踪,在法院调解员、村居、法律服务所协助下,半小时促成这起涉民生案件执行和解。

淮安区法院以朱桥镇为试点,将协助化解诉讼纠纷纳入村居年度考核加分项,调动多元解纷积极性。定期组织法官走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宣讲法律法规,紧盯群众关切问题,以案释法、以案明理。编发《失信惩戒措施清单》,邀请村居干部、热心乡贤参加执行调解培训会,充分发挥“乡村能人”影响力,打开心结、督促履行,更好地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发,提升诉源治理工作能力。

深挖“终本仓”,见底“不履案”

“法官,你怎么来了,不是跟你说好,我跟申请人自己谈的吗?”

“我再不来,就要被你‘忽悠’过去了。”凌晨,执行干警来到被执行人王某家中。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王某在申请人处购买了2万多元的鱼塘饲料后,一直未能给付货款,申请人只能诉至法院。案件到了执行阶段,法官电话联系王某数次,刚开始,王某爽快保证:“法官,这事你放心,我自己联系申请人,都是乡邻,没必要搞这么僵。”再联系,王某开始支支吾吾,谎称已经联系上申请人,钱也在想办法。执行干警直接与申请人联系后发现,王某说谎了。后来再打电话,王某要么不接,要么就推脱有事去不了法院谈话。

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与王某的村居干部、周围邻居必谈、村民代表进行谈话,对他的周边进行全面摸排,切实查清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通过几天的调查发现,王某最近居住在鱼塘附近。天蒙蒙亮,执行干警就直奔王某住所地驶去,找到了还在睡梦中的王某。通过谈话,执行干警告知其再不履行判决义务将对其实行十五日的拘留。眼看法院要动真格了,王某害怕了,连忙四处联系筹钱,最终在上午十一点前将22000元货款结清。

为了努力将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聚焦涉民生终本案件,将当事人反映强烈、当地影响较大的案件作为终本清仓重点,对关联案件超3件的被执行人逐案建立终本台账。推行“五必谈”制度,即申请人必谈,村居干部必谈、单位领导必谈、周围邻居必谈、村民代表必谈,对被执行人周边进行全面摸排,切实查清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对于确无能力的被执行人,启动“类个人破产”程序,逐步清理出库。对于证实属于主观“不履案件”,综合运用拘传、拘留、搜查、移送“拒执罪”等强制手段,切实撕开被执行人的“假面具”。


 
责任编辑:政治部